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代,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互促互进,持续的技术研发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,产业变革又衍生出诸多新课题,对技术研发提出新要求。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发展亦是如此,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要求产业链企业持续创新,才能更好地服务产业升级。
OLED面板产业革新下的机遇
11月23日,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发光与光电性质学术会议正式召开,作为高端电子信息材料供应商,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“鼎材科技”)受邀出席大会,并围绕“创新与积累推动OLED材料产业发展”做主旨发言。
据鼎材科技发言人李熠烺博士介绍,数字化时代,消费者对高清晰度、高对比度的需求不断攀升,促使面板产业不断迭代。2022年6月,显示巨头三星Display停止L8-2工厂的LCD生产,标志着其LCD面板业务正式结束;无独有偶,LG Display也将显示器业务重心转至OLED。面板产业的革新,带动OLED材料产业实现新发展。目前,OLED面板产业正迅速发展,中大尺寸OLED面板应用崛起。数据显示,中国OLED供给产能已占据全球半壁江山,显示出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,2025年中国大陆OLED面板产能将位居全球第一。
李熠烺表示,在此背景下,国内面板厂对上游OLED材料的需求将逐年递增,新领域的产能应用将成为新的增长点,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的OLED材料性能差异化将日趋明显。同时产品分级定义不同的材料性能选型,不同性价比的屏体产品定位决定材料选型的差异化,适合的就是最好的,可以预见OLED材料国产化步伐会加速。
然而,中国OLED产业仍面临着诸多关键原材料的“卡脖子”问题。对于企业而言,需要努力突破技术壁垒,持续进行技术积累,形成一定的技术优势,从而进入细分产品市场,争取相当的市场份额。
鼎材科技OLED材料发展策略
历经十余年的技术沉淀和经验积累,鼎材科技已发展成为OLED国产原材料领军企业,并形成了相应的发展策略:
第一,清晰的知识产权,开发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OLED材料,便于“产品自由实施”。
第二,实用化原则,对标国际综合性能最优材料,量产器件材料综合性能超越现有商用材料,可在显示面板中将对应材料进行直接替换而实现屏体性能提升。
第三,系统性开发,建立具备多种特性、数量丰富的材料库,并根据每家客户不同的器件结构,设计、开发、推荐适合的材料,助力提升客户面板性能。
第四,预判OLED材料应用方向与技术,做好前瞻性布局。
鼎材科技团队认为,实现OLED材料本土化突破主要解决三方面问题:专利技术、工艺匹配、量产稳定。掌握自主关键技术,拥有产品持续技术迭代能力,且建立稳定量产能力和掌握优秀品控能力和经验的材料厂商,才有可能进入面板厂商供应链考察范围。值得一提的是,鼎材科技OLED新材料实用化过程基于自身累积的大量底层数据,并逐步探索和优化OLED材料结构迭代设计的机器学习模型,在RGB多个领域结合量化计算结果助力OLED新材料分子设计。
图:OLED新材料实用化过程
目前鼎材科技开发的OLED相关技术路线中,三重态-三重态湮灭-荧光技术和磷光技术已经在AMOLED面板中实现量产应用,磷光敏化发光技术(pTSF)达到业界领先的高发光效率、高色纯度,在宽色域发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,通过材料和器件技术的迭代创新,OLED器件性能将得以持续提升,可提高我国中大尺寸柔性OLED显示面板性能全球竞争能力。
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未来,鼎材科技将继续秉承“科技创新,产业报国”的发展理念,在OLED显示材料研发领域稳扎稳打,并协同上下游产业链,持续推进OLED材料性能提升,为中国OLED材料产业发展添砖加瓦。